狗窝宠物网 宠物问答 猫咪的浣熊病

猫咪的浣熊病

猫的Baylisascariasis病

Baylisascaris procyonis幼虫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大部分动物群体中–这使其成为一种人畜共患疾病,这意味着它可以从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其他动物物种,其中包括人类。由于其在浣熊群体中的流行,通常被称为 “浣熊病”,Baylisascariasis来自与浣熊粪便的接触,以及摄取被B. procyonis寄生虫感染的动物组织。这种寄生虫通常被称为蛔虫。浣熊是这种虫子的最佳携带者,因为浣熊的健康不会受到不利影响,使它成为寄生虫的理想宿主和传播者。B. procyonis幼虫通常通过粪便材料传播到环境中。任何与粪便的接触,或与被感染的浣熊使用过的土壤的接触,都可能导致全身性感染。因此,在浣熊盛行的地区,必须采取避开和谨慎的方法。

中间携带者是鸟类、兔子和啮齿动物,以及其他动物。已知幼虫会迁移到大脑,在那里影响神经系统。在这种虚弱的状态下,小动物很容易被抓住,当捕食者(即猫)摄入受感染动物的组织时,幼虫就会被摄入。这是虫子传播给其他动物的另一种方式。

这种疾病已知在整个美国发生,据报道在动物园和农场爆发。然而,只要动物被大群饲养在一起,就会爆发。

虽然这种感染在成年猫身上通常可以治疗,但对小猫来说几乎总是致命的。此外,由于虫子有时会攻击大脑和神经系统,这种感染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狂犬病。如果怀疑是狂犬病,你可能会要求你的兽医检测是否存在B. procyonis寄生虫。

症状和类型
已有关于猫的两种类型的baylisascariasis的报告:肠道感染和内脏疾病。蛔虫的发展始于摄入蛔虫卵。然后它们迁移到肠道,在那里进一步发育,最后迁移到内脏(占据腹腔的器官)、神经系统或眼睛。这些类型的感染分别被称为幼虫移行症;内脏幼虫移行症(VLM);神经幼虫移行症(NLM);和眼幼虫移行症(OLM)。

肠道型最常见于成年猫,而内脏器官的感染,特别是大脑和脊髓的感染(内脏疾病)在小猫中更为常见。通常情况下,该病的早期发病没有任何外在症状,但偶尔由于蠕虫攻击神经系统,猫咪会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。神经系统疾病的迹象(NLM)包括。

走路不稳/失去协调或肌肉控制(共济失调)
进食/吞咽困难(吞咽困难)
昏昏欲睡,过度躺下(弯腰)。
绕圈
癫痫发作
混乱,注意力不集中
内脏感染(VLM)可能会出现肝脏和/或肺部疾病的症状,而眼睛感染(OLM)可能在您的猫失去视力时才会显现出来。

病因
最常见的感染方法是与受感染的浣熊共用一个区域。猫可以通过接触浣熊的粪便、摄入B. procyonis卵(在浣熊的粪便分解或被清除后,这些卵在土壤中可能仍然存活)、摄入感染了蛔虫的动物组织(如兔子、鸟类等)或与其他受感染的动物密切接触而感染此病。由于猫在大小便后经常抓挠泥土,猫可能会在爪子上捡到蛔虫卵,并在自我梳理时摄取这些卵。

诊断
您需要向您的兽医提供一份关于您的猫的健康的详细病史,包括症状的背景史,以及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事件。你提供的病史可能会给你的兽医提供线索,说明哪些器官受到影响。了解寄生虫所采取的途径对于适当地治疗感染是至关重要的。

通过检查猫的粪便可以发现肠道形式的卡介苗,而幼虫形式的卡介苗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,如狂犬病、犬瘟热和先天性神经系统缺陷。直接粪便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该病的肠道形式,而幼虫形式通常可以通过眼睛(眼底)检查或组织样本的实验室检查发现。

治疗方法
如果您的猫对这种寄生虫的检测结果呈阳性,有几种药物可供使用。

对于肠道形式。

帕莫泰尔(Pyrantel Pamoate)。
非班太尔
吡喹酮(Praziquantel)
伊维菌素
米博霉素(Mibemycin Oxime
用于幼虫形式。

皮质激素类药物
长期阿苯达唑
生活和管理
建议在初次治疗两周后进行复诊,以便分析粪便中是否有蠕虫,一个月后再复诊,检查肠道形式的疾病。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,可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,儿童感染的风险最高,影响最严重。意外摄取蛔虫卵可导致人类的严重疾病。摄取的原因可能是在浣熊或其他受感染动物使用过的沙子上玩耍,接触到受虫卵感染的土壤,或接触到受感染的粪便(在清理粪便或更换猫砂盒的过程中)。在你确信你的猫已经完全从感染中恢复过来,并且不再通过粪便脱落虫卵之前,必须特别谨慎行事。在更换猫砂盆和处理猫的排泄物时,应戴上一次性手套。此外,如果您住在有浣熊居住的地方,那么有关手和指甲的卫生将需要优先考虑。

应该对猫咪感染蛔虫的地点进行良好的观察和监控,并通知邻居自己的宠物有此风险。

预防措施
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让宠物远离有浣熊的地方,防止宠物摄入动物组织。其他可以采取的保护你的家人和宠物免受这种寄生虫感染的措施是:把沙箱盖好,检查你的财产是否有浣熊的粪便和死亡的动物,并确保你的猫或小猫已经被驱虫。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