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窝宠物网 宠物知识 石斑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

石斑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

细菌性疾病

1

烂身

1)点状烂身:石斑鱼喜欢打洞,因此腹鳍和胸鳍基部溃烂较多。有两种症状:一是病灶处鲜红,小鱼苗少见,中、大鱼苗常见,溃烂严重;二是病灶表层发白,表层覆盖一层死肉。

2)红头红嘴:因石斑鱼自残与筛鱼诱发,病鱼口部、下颌、脑顶溃烂,表层有白色死肉。小苗阶段发病率高,死亡率90%以上。

3)烂头:病鱼头顶鲜红色,有一层死肉,一般由鱼虱引起继发感染细菌病,大鱼较常见。

4)片状烂身:病症溃烂处呈白色死肉,有时伴随烂眼。

石斑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

防治措施:

1)合理控制养殖密度;

2)减少筛鱼、搬池等操作,操作过程避免造成石斑鱼机械损伤;

3)发病后,可用聚维酮碘+百草精华,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盐酸多西环素+氟苯尼考。

2

肠炎

1)细菌性肠炎:最常见的肠炎,病鱼肠道充血或出血,但是单纯的肠炎在石斑鱼上很少见,往往都伴随着败血症的发生。

2)应激性肠炎:石斑鱼摄食凶猛,投喂过饱诱发白便,天气突变、消杀、水质恶化引起石斑鱼应激,后继发细菌性感染,引起肠炎。

3)孢子虫引起的肠炎:镜检肠道可发现孢子虫

防治措施:

1)合理投喂,投料后多开增氧机;

2)天气突变、水变时适当停料或减料;

3)该病发生时,可用聚维酮碘+百草精华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畅安肽+氟苯尼考。

4)若因孢子虫引起的石斑鱼肠炎,则需加上渔舒灵。

3

细菌性败血症

1)多数由弧菌等细菌引起,病鱼体色或变黑,或变浅,伴有烂身症状,鳃盖内侧充血,脾脏发黑肿大,肝脏、肠道和鳔不同程度充血、出血症状。慢性发病,则出现长期零星死亡;急性发病,则出现大量死亡。

防治措施:

1)加深水位(2-3米),提高增氧,中午和下午多开增氧机,保持水质稳定;

2)合理投喂饲料,防止投喂过饱;

3)水质过肥及密度过大时,少量多次换水,多用补充有益菌调水;

4)天气突变前多解毒抗应激,可用解毒碧水灵+激活;

5)发病后,可用浓戊二醛+苯扎溴铵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畅安肽+氟苯尼考。

4

链球菌病

1)链球菌引起,病鱼摄食量下降,活力减弱,浮游于水面,眼球突出,瞳孔放大,眼白浑浊,鳍部及肛门处出血,肝脏肿大等症状。

2)流行情况:7-9月的高温期容易流行,食物为主要感染源,特别是投喂小杂鱼,很容易爆发此病。

防治措施:

1)日常拌料可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君独康,保肝养肠,抗菌抗病毒;

2)发病后,可用聚维酮碘+百草精华+君独康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畅安肽+氟苯尼考。

5

弧菌病

1)革兰氏阴性的弧菌属或产气单胞菌引起,病鱼感觉迟钝,浮游水面,摄食量降低或停止摄食,眼球外突浑浊,体色发黑,体表局部溃烂,严重时烂成一个洞,骨骼外露,死亡率较高,病程1周左右。

2)流行情况:4-11月均可发生,高温高盐度环境易患此病。亲鱼、鱼苗较为常见发病。

防治措施:

同链球菌病

6

烂鳃病

1)柱状屈桡杆菌引起,病鱼鳃出现贫血,呈淡红色。鳃丝呈条状或末端充血,局部组织发白,严重鳃组织腐烂,软骨外露附有淤泥。

2)流行情况:大小个体的鱼都会发病。流行3-5月份和9-10月份,发病水温多为20-25℃,死亡率不高。

防治措施:

同链球菌病

7

腹水病

1)爱德华氏菌引起,病鱼腹部膨大,肝门红肿,有时候肠道从肝门脱出。

2)流行情况:全年各季节都会发生。

同链球菌病

寄生虫性疾病

1.白斑病(又叫瓣体虫病) 体表出现形状不规则的白斑,严重时白斑扩大连片,头部、皮肤、鳍和腮表面粘液明显增多,游动迟缓,呼吸困难,死亡后胸鳍向前后僵直,几乎紧贴在腮盖上。致病体是石斑鱼瓣体虫,寄生于赤点石斑鱼的腮、体表和鳍上。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2.白点病(又叫小瓜虫病) 病鱼体表出现直径0.5毫米~1毫米的白色斑点,粘液增多,鳞片脱落,厌食,小瓜虫在腮部寄生破坏腮小片,致鱼呼吸困难,直至死亡。在水温30℃左右,白点病传染很快,几天内整个网箱或鱼池的石斑鱼都会被感染。致病体是刺激隐核虫。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3.回旋病(又叫粘孢子虫病) 病鱼在水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,下不了深水层。致病体是脑粘体虫。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4.指环虫病 病鱼体表失去光泽,食欲不振,游泳迟缓。有的鳍条溃烂,体表和腮部粘液增多,局部鳞片脱落,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、发炎、坏死或脱落,游泳失去平衡,打转转。致病体是指环虫。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5.吸虫病 吸虫大量增生时,可引起病鱼游动缓慢,腮上粘液增多,腮部有的部位淤血,有的部位贫血呈淡红色,严重时会因呼吸困难而致死。致病体是石斑双鳞盘吸虫、分性双吸虫、石斑鱼异性双吸虫等。治疗方法可参考指环虫病。 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6.隐鞭虫病 病症与吸虫病相似,病原体是隐鞭虫。

7.鲺病 鲺寄生在鱼体表和腮部,用吸盘吸取鱼体养分,造成腮组织的完整性受破坏,导致呼吸功能受损,最终使患病鱼体死亡。鲺繁殖和传染很快,特别是在海水温度较高的季节。目前还没有既不污染环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,因此养殖生产中应注意保持水质清洁,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。 连续使用渔舒灵5-7天,效果明显。

淀粉卵加藻、锥体虫、角孢子虫、车轮虫等寄生虫对石斑鱼危害也较大。此外,线虫病是石斑鱼较常见的寄生虫病,感染率很高。特别是在网箱养殖条件下,饲料鱼的线虫对石斑鱼的感染甚为严重。有时体腔内出现数十条,因病症不明显而未引起重视。

石斑鱼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

病毒性疾病

石斑鱼病毒病,包括神经坏死病毒病、虹彩病毒病(淋巴囊肿病毒病、肿大细胞属病毒病、蛙病毒属病毒病)。

1.神经坏死病毒病

病症:大规格鱼种在池塘通常表现为“黑身趴底”和“涨鳔”。

防治措施:对亲鱼、种苗和受精卵进行病毒检疫;鱼卵、用具、水、饵料生物必须经过消毒;

1)日常拌料可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君独康,保肝养肠,抗菌抗病毒;

2)发病后,可用聚维酮碘+百草精华+君独康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畅安肽+氟苯尼考。

2.虹彩病毒病

病症:体色变黑,食欲下降,离群独游,外表一般无明显症状,鱼鳃退色,有的病鱼鳃上有黑褐色或黑色颗粒,内脏器官退色,脾脏、头肾肿大变钝圆,造血组织坏死,肝、脾、胰局部呈现坏死病灶。

防治方法:对亲鱼进行检疫,不放养带病毒苗;在疾病流行季节前投喂免疫增强剂;

1)日常拌料可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君独康,保肝养肠,抗菌抗病毒;

2)发病后,可用聚维酮碘+百草精华+君独康消毒杀菌,同时内服维动力+胆汁酸+畅安肽+氟苯尼考。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